□ 榜 文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……——这是《诗经》里的水!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胶州,也有一片水,抛却城市喧嚣,饱沁乡土灵性,这是现实中的水!
夏日来到胶州西南的里岔,来到这片水中间,感受大自然馈赠,忘却尘世喧嚣……
这里的水,和别处并无二致,只是清澈,只是明净。不同的是,看似平淡无奇的水蕴含着的生机与活力。
水面浩渺无边,似镜面不断延伸。“彼泽之陂,有蒲与荷。”岸边,长满高高的蒲草,蒲草之上,长出好多可爱的“小棒槌”。“小棒槌”,可不是一般尤物,里面包裹着的,是满满的儿时记忆。不知多少孩童,不知多少次,躲在茂密蒲草后面的水里,怕娘看见,挨娘的骂。娘千叮咛万嘱咐,不让下水洗澡,怕出危险。可孩子就是不领情,大有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的拗劲儿,非要跟娘作对,非要下水去逞这个能。那时哪里知道,娘的唠叨,是娘的担心,娘的牵挂,娘的爱呀!
蒲草凝聚母爱!蒲草,还凝聚着另一种爱,“彼泽之陂,有蒲与荷。有美一人,伤如之何?”哪个少女不怀春,哪个少男不多情?由蒲草想到儿时那个她,那个令无数少男动情倾心的,村里的那个俊嫚儿,那个小芳儿,现在还好吗?那曾经的美好,曾经的懵懂,深藏心底淳淳的爱,又一次在心海泛起波澜……
岸边茂密生长着的,还有苍苍蒹葭(芦苇)。在这里,大自然又一次使出神来之笔。片片芦苇,把原本单一的湖面,变成小小的芦苇荡。不仅增添了湖的神秘与魅力,也成了鸟儿的天堂。
高傲白鹭闲庭信步,成群野鸭放胆遨游,更有众多水鸡结伴游玩。水鸟时而追逐,时而嬉戏,时而潜入水下。那快乐的样子,是跟小伙伴捉迷藏?还是苦练本领,捕捉小鱼小虾?不经意间,一群海鸥鸣叫着掠过天空,掠过蒲草芦苇,飞向远方……
岸边,有一些小水湾儿。浅浅的水面上,漂浮着片片小小的、圆圆的,绿得油光发亮的叶子。那绿鲜活生动,娇艳欲滴;那绿饱满晶莹,叶片虽小,却不吝厚重;叶片摩肩接踵,昭示生生不息,透出温度激情。
最博眼球的,当是片片浓绿之上,——那一团团娇黄!那是香艳、娇艳,那是惊奇、神奇!“此花只应天上有,人间能得几回见?”这根本不是人间凡物,几乎美得窒息了!
——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荇菜了。初识荇菜,是从《诗经》中;再识荇菜,仿佛梦里,因为太过美好,不敢相信这是现实。不知是何机缘,天上的荇菜,突然花落这里,花落祓泽湖。
上翻历史,祓泽湖,还有一番来历。据《齐乘》记载,“胶州西南七十里,汉祓侯国,俗曰肥城。”这祓泽湖,沾了祓国的光,祓国福泽而成祓泽湖。祓国在此,凸显历史悠久,蕴藏精彩故事,一定也是风水宝地了。
据说,一个风水真正好的地方,不仅有水,一定也离不开山。极目远眺,四周没有可以称之为山的所在,这也许就不完美了。遗憾之际,同行朋友指着湖边那片葱绿、那片长满绿树的高地说,那不是山吗?那哪是什么山?充其量只能算是岭或者丘吧?朋友极力辩驳,那还真是山,而且不是一般的山,是名山!——尧王山!
大约4300多年前,群雄争霸的乱世,尧团结亲族,联合友邦,征讨四夷,统一华夏诸族,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。帝尧主政期间,派弈射日,派鲧治水,制定历法,推广农耕,整饬百官,政通人和。圣人孔子高度评价,“大哉!尧之为君也。巍巍乎,唯天为大,唯尧则之。荡荡乎!民无能名焉。巍巍乎,其有成功也,焕乎!其有文章。”
相传尧在位七十多年,他把舜选为接班人。当时舜在历山(现在诸城历山),尧去拜访,请他下山辅佐朝政。途中偶遇一山水绝佳之地,决定在此小住几日,“尧王山”由此得名。一座山,连着两代圣君,这当不是一般的山。这还真应了那句名言,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有圣君的故事,岂不更加有名?!
天公作美,祓泽湖畔幸遇一场细雨,北方少有的白墙黛瓦掩映之下,妥妥的烟雨江南之景。于烟雾缭绕之中,感受那静美,那悠然,心中豁豁然。突然,远处款款走来两位婀娜少女,夺去所有的视线……
祓泽湖,令人魂牵梦萦。
与《诗经》结缘,品味高雅;有古国加持,彰显底气;与圣贤为邻,增添灵性!
再次品味祓泽湖,品味尧王山,已不再是山,不再是水。也许,当心态平静下来,这里依然是普通的山,寻常的水。
标签: